一日,齐桓公带着随从微服下乡走访民情,走累了,就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读书。这时,不远处的一户农舍门口传来了骂人的声音,齐桓公抬眼看去,只见一个老木匠正在骂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,那少年正坐在门口的空地上读书,看上去,那少年应该是老木匠的孙子。老木匠骂孙子看书太认真,连活都不干。齐桓公听后心说这老者好生不明道理,怎么能骂孙子读书用功呢?于是怀着对读书人的袒护之心走了过去,他看了看少年手中的书后对老者说:“老人家,您孙子读的是古代圣人之书呀,读书用功是好事,你怎么还要骂他呢?” “圣人还活着么?”老木匠问道。 “圣人早死了,但多读圣人书会让自己明白很多道理。”齐桓公说,谁知老木匠闻言后却不以为然:“既然圣人已死了,那么你读再多的书,明白再多的道理,而不去做,那读的不过就是圣人的糟粕而已。” 老木匠的话让齐桓公心中不悦,他立即变色道:“老人家,你可知当今的齐国君王也是一个好读书之人?如果让他听到你这样说话,怕是人头不保,圣人的书又岂是你这个老木匠可以妄加评论的?” 老木匠不慌不忙地说:“这位过路客官,你请息怒,我也不是乱评论的,就拿我制造车轮这手艺来说吧,削木为轮,道理很简单,只要把车轮做好做结实就可以了,但是要把轮子做得又牢固结实,又圆转灵活,就得有一种极熟练地技巧。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连接处,宽了虽然容易插入,但松而不固;紧了虽然紧固,但无法插入。因此链接处必须凿得分毫不差,这种熟练地技巧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。我不能用单口相授的方法传授给我孙子,我的孙子也不能不经过时间把我的技艺传承下去,所以,我今年70岁了,我还在这里做车轮。而圣人已死,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古人的书,而不能在实践中应用,那么哪怕是齐桓公读书,读的也是一些糟粕罢了!” 老木匠拿制作车轮一事做比喻,形象而有力地抨击了“只读书不实践”的偏颇观念,既消除了齐桓公心中的愤怒,更增强了自己的说服力,以致于齐桓公听后不仅无言以对,还引以为戒,在此后的国家管理中更加重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,结果把齐国管理得更加安定繁荣了。 |
|Archiver|小黑屋|木工刀具网
( 浙ICP备13034294号 )
GMT+8, 2021-3-7 08:06 , Processed in 1.07813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! X3.4
© 2013 Comsenz Inc.